2)第122章 一定要套牢_大唐:开局咸鱼,被李二赐婚高阳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气,皱眉道。

  “这李闲……该不会是……来蹭茶的吧?”

  伫立原地的李恪拧过眉头,憋出半晌,说出一句话来。

  “本王……还是第一次,请人喝茶。”

  ……

  晋王府。

  藤条覆盖长廊,投下一片绿荫。

  一声话语传出,惊起几只叽喳鸟雀,振翅远飞。

  “晋王啊,你父皇就没有留下一些钱帛?金银器物也没有多少?”

  李闲的声音带着质疑,询问案桌上伏案认真身影。

  悬起笔杆书写的李治,侧过头颅。

  “父皇曾言,玩物丧志,身为皇子应当专注课业修习,至于钱财本就是身外之物。”

  “还有啊,母后也曾说过,大唐乃是农耕大国,商贾投机之道要在国富民安之时,方可学习。待治儿长大成人,如大哥三哥四哥一般聪慧,方可涉猎商贾之道。”

  放下笔砚,李治看向李闲,郑重问道。

  “先生需要钱帛?我可以向父皇说道。”

  李二?

  听闻这个名字,李闲连连摆手。

  “不可不可,此事万万不能让陛下知晓。”

  李二向来便如土匪一般,知晓自己烧烤一绝,蹭吃蹭喝也就罢了,还要求自己教授皇宫御厨!

  要是听闻清茶煤炭,还不想方设法往自家皇宫搬?只怕店铺还未开业,便被李二搬空。

  实则李闲无心参与商贾,但有过这次饮茶尴尬经历,也多了一丝想法。

  系统固然是好,得出来的多为后世之物,可毕竟一日下来奖励只有那些。

  倘若自己有一方产业,至少不用去做蹩脚的座椅,打造几幅像样的家具,甚至于还能裁剪几身像样的衣衫。再不济,自己喝个花酒也能豪气一番……。

  思虑间,身旁话语传出。

  “那姐姐呢?她应该有些有些家产。”

  李治此时并未对家产二字有多少概念,毕竟两手不沾阳春水的主,一贯等于多少文都摸不清楚。

  只是觉得长乐公主玉哥哥们年岁相仿,定然也有些钱帛来源。

  嗯?

  李闲面色一窒,微微愣神。

  身世神秘的星河姑娘?

  与皇室关系密切,就算没钱,李二也决然不可能看着布衣之交吃糠咽菜吧?转眼一想,李闲挑起眉,瞪大眼。

  “你小子打主意能打上你姐姐?”

  “别人成婚都是给亲家送去聘礼,到了我李闲这里还未到纳采之时,便要从女方那里拿财帛?这合适吗?”

  李治挠挠发髻,歪过头颅。

  “那程处默呢?”

  “他一向和先生关系要好,此番你又帮上他大忙,立下一功。”

  “借取些钱帛想必不在话下。”

  经李治这般提醒,李闲思绪飘回上次酒楼上的场景。

  这小子出手阔绰,又是国公之子,像是一个不缺钱的主。

  可先前人情刚还,此时借取,还颇有些不好意思来。

  李治似乎看出李闲的犹豫,嘿嘿一笑。

  “先生不是曾言这煤炭能惠及整个大唐,这乃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啊。”

  “说道起来算是程处默又立上一大功绩,又何愁程家不会拿些钱帛来?”

  对啊!

  李闲心头转过弯来。

  曲辕犁让耕种面积扩展,煤炭让家家户户能挺过寒冬,说起来功劳都比制盐大上不少。这么说来,自己有何尝不能理直气壮的拉上一笔财帛?

  顺手拂过李治头颅,李闲含笑点头。

  “孺子可教。”

  李治掰掰手指,一脸认真。

  “先生,他们一个拉拢人脉,寻求货源。一个出上钱帛,似乎所有事宜准备妥当,那你准备什么?”

  嗯?

  这小子竟然揭了自己空手套白狼的老底?

  轻咳两声,李闲站起身来,负手在后,微扬头颅,完全一副高人模样。

  “我这叫学识性人才,整合资源!”

  “这里面的学问还深,等你大些,为师再与你说道。”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