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四百二十六章 太子心思_朔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晓实际的兵力军辎粮草后,熊廷弼总算明白,为何萨尔浒之战,十万大军败得那么惨,辽沈又何以那么快失守?李如柏叛国投敌只是块遮羞布罢了,问题根源还是出在朝廷身上。

  “魏公公有心,熊某谢过。”

  那些图册对熊廷弼来说,还是有用的,起码锦衣卫在查探消息上还是颇有一手,他知道去了辽东后,哪些人该杀!

  “魏公公,我不日便要离京,不知魏公公可有指教,这东虏兵马便真的远胜官兵了么!”

  熊廷弼合上书箱后,看向魏忠贤,萨尔浒之战打到现在,总兵前前后后死了近十个,杨镐这个辽东经略在沈阳殉国,眼下最有资格评论东虏的便只有眼前这位魏太监了。

  “指教谈不上,但咱家多少有些心得,熊经略姑且听听吧!”

  魏忠贤邀请熊廷弼去了书房外院落坐下,又让人上了坛梨花酿后,仔细思索了下道,“熊经略,这番朝廷大军尽殁,固然是刘杜两位总兵轻敌浪战,但东虏战力确实远胜官兵。”

  “萨尔浒之战,也就小杜总兵和东虏相抗不落下风,只是孤军难有作为,最后被东虏大兵合围……”

  关于杜弘域之死,魏忠贤得了高进派人知会,自然不会戳穿,同时也是为杜弘域和浙兵正名,萨尔浒之战,刘綎轻敌冒进、杜松私心太重、马林怯懦难当大任,这三路大军的败亡可以说是活该为天下人所笑,可杜弘域和戚金却是死得不值。

  熊廷弼听罢道,“若是杨经略以小杜总兵为主帅,或许此战结果,鹿死谁手,尚未可知。”尽管鄙夷杨镐,可人死为大,熊廷弼倒是没有拿杨镐开骂。

  “熊经略此言差矣,小杜总兵固然是当世名将,可军中资历太浅,哪里压得住那几位。”

  魏忠贤摇头道,然后朝熊廷弼苦笑起来,“当日咱家还以为就自己是明白人,可是后来才明白杨经略不是不清楚咱家说的那些事情,只是朝廷这里……杨经略也是身不由己。”

  反正杨镐已死,魏忠贤说几句好话也不亏,更何况他说的也是实情,辽东都近乎彻底失守,熊廷弼被火急火燎地招来赶去辽东救火,可朝廷里不还是有人喊着要熊廷弼主动出击,从东虏手中夺还辽阳和沈阳。

  熊廷弼默然不语,他这趟接受朝廷任命时,也是向皇帝写了奏折的,要求朝廷不要节制军费,不要掣肘于他,然后皇帝便赐了他尚方宝剑,可是越从魏忠贤这儿了解得越多,熊廷弼心里就越发沉重。

  尚方宝剑能砍了那些败军逃将的脑袋,可是能在朝廷里砍个朝官吗?

  “熊经略,如今广宁未失,全是小杜总兵的功劳,还望你逐退东虏后,能帮小杜总兵讨个公道,咱家是个阉人,不能出头,否则倒是害了小杜总兵和戚老将军的身后名。”

  “魏公公高义,熊某记下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